首页

蕾拉女王调教奴

时间:2025-05-23 22:46:22 作者:鄱阳湖水位持续上涨 突破12米枯水位线 浏览量:97084

  中新网吕梁2月26日电 题:返岗复工 山西85名吕梁山护工“再出发”

  中新网记者 范丽芳

  “在第二故乡青岛,因为这份工作,我多了许多特殊的家人。”回想自己在青岛打拼的5年,山西汾阳50岁的吕梁山护工康海兵感慨万分。2月26日,包括他在内的85名吕梁山护工返岗复工再出发,分赴青岛和北京,开启新一年的打拼。

2月26日,85名吕梁山护工返岗复工再出发,分赴青岛和北京,开启新一年打拼。任建宇 摄

  走出吕梁山以前,康海兵在老家打临工维生,月入2000元,日子过得紧张。2020年2月,听闻政府有“免费护工培训还包就业”的好政策,便报名参加了“吕梁山护工培训”,经过20多天的在校学习,他顺利通过考试,并选择青岛为就业地,完成岗前培训后,被分配到紫荆东区项目部工作。

  康海兵的第一任雇主是位行动不便的老人。“因为长期生病,老爷子脾气古怪。”康海兵回忆,老爷子睡觉不安稳,他就一夜一夜地守着,安抚、按摩、讲新鲜事儿。老爷子喜欢吹萨克斯,康海兵常推着他去海边吹喜欢的音乐。经过半个多月磨合,老爷子对康海兵的态度逐渐缓和。

  康海兵回家探亲时,老爷子依依不舍,反复叮嘱“小康你早点回来”。就这样,康海兵陪了老爷子整整一年半,出院时,老爷子拉着他的手说:“小康,以后住院我就找你。”现在,他们依然保持联系,逢年过节互致问候,相处的不是亲人,却胜似亲人。

  在青岛拼搏的5年,康海兵照顾过各种各样的病患,其中的酸甜苦辣历历在目,支撑他一直走下去的,是被认可的成就感,以及生活日渐富足的喜悦。

  “当年生活窘迫,父母生病都要四处借钱,现在,家庭生活质量得到大幅度提升,这是之前我想也不敢想的。”康海兵说,吕梁山护工走出大山,真正看到了天地宽,“我要带更多兄弟姐妹,靠勤劳的双手致富。”

  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是吕梁市委、市政府立足脱贫攻坚、助力实现乡村振兴的一项重大举措。其间,当地印发《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五年规划(2021-2025)》《吕梁山护工“三转五化”实施方案》等政策文件;2023年,吕梁市委、市政府把吕梁山护工作为该市985重点产业链予以重点支持。

  截至2023年12月,吕梁市已累计培训护工52期、100414人,实现意向就业53086人。就业范围覆盖北京、天津、上海、广东、浙江、江苏、山东等13个省、29个城市,与全国428家家政公司建立长期友好合作,蹚出了一条富有吕梁特色、可借鉴、可推广、可复制的劳务输出新路子。

  2022年9月,“吕梁山护工”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的经验做法受到国务院通报表彰。

  当前,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,正在加快实现护工到护师的转变,努力实现吕梁山护工培训就业工作提档升级、提质增效,以特色劳务品牌助力乡村振兴,为全省积累经验做法。

图为2024年首批吕梁山护工点对点返岗就业欢送仪式现场。范丽芳 摄

  26日举行的“2024年首批吕梁山护工点对点返岗就业欢送仪式”上,吕梁市副市长庞明明强调,人社部门和工青妇等成员单位,要切实维护好护工利益,让护工安心在外就业;各培训学校也要进一步提高培训质量,加强与用人单位需求对接,不断拓宽就业渠道,共同把“诚信、勤劳、专业”的吕梁山护工品牌叫得更响、擦得更亮。(完)

【编辑:田博群】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罗浩智:公司层面的管理方式要更全面地考虑人工智能的影响

“我们与吉安签署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,联动建设江西南部重要增长极。同时,按照‘大湾区能做的,我们也要能做到’的理念,开展营商环境对标提升行动。”李克坚介绍,赣州创新“市县同权”、惠企政策“免申即享、即申即享”“无实体印章”“无纸质证明”城市等改革,努力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与大湾区无差别的办事体验,“干就赣好”营商环境品牌不断打响。(完)

时政纪录片丨沧海横流破浪行——习近平主席喀山之行纪实

以百丈漈景区直播为例,学生们身着汉服,将有“一漈百丈高、二漈百丈深、三漈百丈宽”之说的奇瀑景观、一帆峰、陶然亭、来雪亭等通过双语直播的形式传递给海内外观众。

原北京经济技术投资开发总公司党委书记、经理赵广义接受审查调查

中国国务院特别研究西藏建设的有关问题,明确帮助西藏地方建立发电厂、皮革厂、铁工厂、河堤水坝、农业实验场等八项建设,为西藏社会的发展提供直接支持。西藏各主要城镇逐步办起了银行、贸易公司、邮电局、人民医院……可以说,经过多年的努力,西藏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逐渐得到了提高。

陕西汉中:抢救收容朱鹮集中放归

多伦多4月11日电 (记者 余瑞冬)加拿大总理特鲁多11日在渥太华与正在访加的法国总理阿塔尔会晤。双方发表联合声明确认,法国总统马克龙今年稍晚时将访问加拿大,并出席在加召开的首次法加部长会议。

黄河壶口瀑布迎壮美桃花汛

眼下,正值河南漯河的玉米收获期。在源汇区问十乡,当地农户正使用无人驾驶收割机,对成熟的300亩玉米进行收割作业。根据卫星实时定位,收割机按照规划路线有序自主作业,收割、转弯掉头、仓满卸粮等一气呵成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